写在正文之前
天津光华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光华学校”)的设计始于2017年而到了2023年底才得已正式竣工, 6年,对于一座提供基础教育的建筑来说稍显慢长了一些。期间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到放缓、建设成本调整、疫情管控,甚至国际教育与民办教育收到的政策影响等困难,但项目最终呈现了基础教育阶段建筑罕有的建设与运营品质,这都归功于业主—北辰开发区总工司与使用方—上海光华教育集团、天津外国语大学教育集团对建筑师的巨大信任与宽容度,以及高水平与高品位的教学管理与日常运维。因此在开篇对所有为项目提供支持与帮助的业主、使用方、施工方、供应商等表达由衷的感谢!

▽校园东北向整体鸟瞰©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1.jpg
▽中央庭院©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2.jpg
▽下沉庭院©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3.jpg
▽创新中心的时光博物馆©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4.jpg

项目背景
2017年,在天津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打造产城融合的契机下,由开发区总公司引入上海光华教学集团与天津本地具有多年外语特色附校办学经验天津外国语大学教育集团,三方联合打造一所高品质的民办基础教育学校,旨在培养具有中国精神、民族底蕴、世界视野的国际型预备人才。

▽校园与城市西北向视角鸟瞰©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5.jpg
▽由中央庭院的檐下望向创新中心©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6.jpg
▽高中部外檐细部©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7.jpg

(2024年末,随着本地生源对私校办学模式的慢慢接受以及学校口碑的逐渐提升,学校也结束了和本地公办品牌的合作,并正式更名为:天津光华外国语学校。)学校总规模超过10万平米,为K12寄宿制学校。其中小学部48班,初中部24班,提供外语特色基础教育,国际高中部24班,可提供国际国内双轨升学方向。2017年我们通过竞赛获得设计权并经过多轮调整深化形成了最终的方案。

▽初中小学部建筑外观©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8.jpg
▽初中小学部建筑与看台© 董博儒

vsszan194843171753329.jpg
▽高中部中庭©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10.jpg

内向的院落式校园
场地位于距离市区较远的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侧是开发区内主要道路—永进道,东北侧的开发区管委会与校园隔路相望,东侧为现状居住用地,西侧、南侧及更大范围的基地周边未来多规划为高端产业用地。

▽校园与城市西向视角鸟瞰©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11.jpg
▽俯瞰校园©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12.jpg

场地几乎被产业用地包围、且这些产业用地在较长时间内将作为空地呈现,仅永进道一侧在未来具备一定城市公共业态与形象,同时由于学制和学费原因,建成后的校园也与周边居住人口关联性不大。就是这样看似乏善可陈甚至消极的基地线索,给了我们想做一个内向的、且由若干院落组成的校园的提示:内院——可以阻隔场地周边噪声、遮挡与校园并不协调的产业形象,同时通过院落组织形成内敛谦逊、开阖有致的校园空间的思路也与设计之初就想抛开传统条状校园布局的初衷不谋而合。

▽校园建筑与院落鸟瞰© 董博儒

vsszan1948431717533213.jpg
▽中央庭院©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14.jpg vsszan1948431717533215.jpg
▽小学部北立面外观©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16.jpg
▽下沉庭院©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17.jpg
▽连廊©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18.jpg
▽材质细部©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19.jpg

城外的教育小镇
光华学校以“融中西文化,育国际英才”为理念办学,校方分别来自津、沪两地,均有着丰富精彩的中西交融近代历史,国际高中又以面向英联邦高校的A-level课程为特色。因此,似乎一座由“砖筑小洋楼”为表情的城外“教育小镇”能够表达这样的文化背景。

▽中央庭院—屋顶形成的教学小镇©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20.jpg
▽初中小学部看台©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21.jpg

我们用连续的钛锌板坡顶屋面与大面积的清水砖墙组合,直立锁边系统的钛锌板拥有很好的自修复特点,常年使用也光洁如初;清水砖墙特意选择了浅咖啡色页岩砖来砌筑,保留了传统红砖的沉稳又增加了一些活泼现代,砖的特性会让墙面随着岁月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尝试用这样两种反差的材料,表达手工与机械、温暖与寒冷、现代与传统、历史与未来的对话。

▽钛锌板与清水砖©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22.jpg
▽中央庭院-放学©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23.jpg
▽学生公寓©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24.jpg
▽连续的坡屋顶©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25.jpg
▽材质细部©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26.jpg

教育综合体
2017年开始设计的这所学校也许是国内较早的一批进行教育综合体理念的实践,当时大多数公办教育的设计往往呈现出现有规范为出发点、高出房率、低容积率的条状空间布局,以深圳为代表的新型校园模式探索也才刚刚起步,同时民办教育也未能全面出圈,基本延续了公立校园模式,对以学生为中心、追求个性化、跨学科与通识教育、鼓励情感社交等内容也探讨不多,在这方面理念领先的外国人子女学校基本照搬国外形式不符合国内规范与国情。

▽中央庭院©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27.jpg
▽中央庭院内由屋顶形成的教学小镇©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28.jpg vsszan1948431717533229.jpg

校园内主要教学空间围绕椭圆形的中央庭院展开,东侧是相对独立的steam中心、时光博物馆、行政办公和国际高中部,西侧是义务教育的小学部和初中部,之间设置剧场、体育馆、游泳馆等共享功能,连续立体的四季廊串联各个功能的公共空间,是校园内最活跃的主街,同时在夏热冬冷的天津地区为师生提供了舒适的室内连通。义务教育与国际高中均有各自独立的庭院与体育活动空间。校园南侧是相对安静的初、高中宿舍与教师公寓,地下除去必要的停车与家长接送落客系统外还结合下沉庭院布置了师生餐饮用房。

▽功能分区© 天津华汇设计

vsszan1948431717533230.jpg
▽创新中心东立面©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31.jpg
▽创新中心中央庭院一侧外观©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32.jpg
▽创新中心入口©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33.jpg
▽钛锌板与砖的衔接©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34.jpg
▽钛锌板与玻璃幕墙组成的现代外檐©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35.jpg

设计尝试营造一座类大学的混合校园、小型社会,师生平等的在校园内相处,模糊普通教学与公共教学、特色教学的边界,促进各学部、各学科、各场景间的对话与互动,在方便日常管理的基础上,鼓励非教学时段的偶遇、跨年龄段间的交流、社会体验行为的增加等。以上愿望在日后运营中大部分都得以实现:时光博物馆的咖啡厅实现了师生自营;各类文体、艺术社团活动用房充实了课余生活,并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大量的“第二课堂”在教学活动中被利用,也成为除运动场外学生课余活动的主要场所……

▽公共空间分析© 天津华汇设计

vsszan1948431717533236.jpg
▽高中部中庭©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37.jpg
▽高中部中庭©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38.jpg
▽2024年高中部中庭举办了中秋晚会©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39.jpg vsszan1948431717533240.jpg
▽创新中心咖啡厅©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41.jpg
▽创新中心拾级而上的交流空间©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42.jpg vsszan1948431717533243.jpg

相对“较低的出房率”
与常规财政投资的公办学校不同,光华学校采用小班教学模式,义务教学阶段每班不超30人,高中阶段每班不超25人,同时在的生均面积指标上进行了适度的突破,这也意味着相对“较低的出房率”。也正是由于“较低的出房率”,使学校内部获得了更多的“空”,并使其成为了师生交流讨论、展览美育等非正式教学空间。进入校园,腾出的“空”与校园的形象的“实”形成意外与反差,开敞的、线性的、内聚的、私密的“空”被精心组织在一起,成为各个求学路径上的节点与惊喜。

▽初中小学部大操场一侧鸟瞰©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44.jpg
▽小学部东立面©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45.jpg
▽初中小学部建筑外观©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46.jpg

另外,连贯而丰富的室内空间需要与其对应的空间识别性与学部归属感,校园通过色彩系统分级、分区来对应不同年龄段、不同公共属性的室内空间。义务教育以明黄色为主,国际教育以玫红色为主,steam中心为青色,成人、附属空间为灰色,公共空间等则以木色为主。

▽色彩系统分析© 天津华汇设计

vsszan1948431717533247.jpg
▽剧场侧厅©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48.jpg vsszan1948431717533249.jpg vsszan1948431717533250.jpg
▽剧场首层休息厅©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51.jpg
▽小学部门厅© 存在建筑


▽小学部食堂©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52.jpg
▽小学部水吧© 天津华汇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53.jpg
▽小学部顶层坡顶走廊© 天津华汇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54.jpg
▽体育馆©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55.jpg vsszan1948431717533256.jpg
▽游泳馆©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57.jpg

后记
早在2022年项目施工期间,小学部就率先竣工并投入使用,到2024年全面投入运营,光华学校已迎来了第三届的小学新生与首届初中新生,回访中我们了解到师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体验是令人满意的,学校也渐渐成为了北辰民办教育的新名片。
随着师生人数的增加,校园多了使用的痕迹、多了老师们的精心布置、多了学生们的作品点缀,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植物慢慢长高,这里比建成之初多了更多的人气与温度,也变得更有人情味儿了。春日里廊下读书嬉戏的学生,夏日里繁茂缤纷的植物,秋日里农园中分享果实的孩子,冬日里映在洁白地面上窗中透出的暖光,这些场景总是让我们这些大孩子回想过去读书的日子,虽然没有经历过全国教育设施大规模提升的年代,但也能为子辈提供了一个舒适实用、灵活有趣的学习、生活、社交场所而倍感欣慰。

▽中央庭院夜景©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58.jpg vsszan1948431717533259.jpg vsszan1948431717533260.jpg
▽创新中心与剧场东立面夜景©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61.jpg
▽创新中心的时光博物馆夜景© 存在建筑

vsszan1948431717533262.jpg vsszan1948431717533263.jpg
▽总平面图© 天津华汇设计

vsszan1948431717533264.jpg
▽一层平面图© 天津华汇设计

vsszan1948431717533265.jpg
▽二层平面图© 天津华汇设计

vsszan1948431717533266.jpg
▽三层平面图© 天津华汇设计

vsszan1948431717533267.jpg
▽四层平面图© 天津华汇设计

vsszan1948431717533268.jpg
▽剖面图© 天津华汇设计

vsszan1948431717533269.jpg
▽墙身节点构造详图© 天津华汇设计

vsszan1948431717533270.jpg
作者:吴岳 安喆(原文刊载于《建筑学报》2024年12月No.671期)
vsszan1948431717533271.jpg vsszan1948431717533272.jpg vsszan1948431717533273.jpg vsszan1948431717533274.jpg vsszan1948431717533275.jpg vsszan1948431717533276.jpg vsszan1948431717533277.jpg vsszan1948431717533278.jpg vsszan1948431717533279.jpg vsszan1948431717533280.jpg vsszan1948431717533281.jpg vsszan1948431717533282.jpg vsszan1948431717533283.jpg

项⽬名称:天津光华外国语学校
项⽬地点:天津市北辰区
建筑功能:十二年一贯制寄宿学校
⽤地⾯积:99349.7平方米
建筑⾯积:104428.96平方米
结构体系:钢结构装配式结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装配式结构。
业主单位:北辰开发区总公司
设计时间(年):2017.10
建成时间(年):2023.10
主要设计⼈员:吴岳安喆 谭嘉俊 林舒玲 王乃虎 戴亚楠 冯倩倩 范靓 尚建辉 张晓瑷 毛亦潇 巨江涛 封新华 曹伟 刘振耒 杨琳 姚荣峰 张月洁 白文宗 姜欣
图片摄影师:存在建筑董博儒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