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石舍位于重庆市南川区,场地被群山环抱,目之所及皆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树木葱茏常青,崖壁垂直高耸,谷间溪水潺潺,滚石散落其中。石舍作为业主度假山庄的景观配套,位于山庄用地范围的后山深谷中,由两个独立的建筑小品组成——石阶与石亭。山庄访客顺溪谷拾级而至,可登顶纳凉赏景,也可入室听溪品茗。

▽清晨鸟瞰© 存在摄影 Arch-Exist
vsszan195864111055151.jpg
▽远景鸟瞰© 存在摄影 Arch-Exist
vsszan195864111055152.jpg
▽傍晚的石阶© 存在摄影 Arch-Exist
vsszan195864111055153.jpg
▽溪边望向石阶© 存在摄影 Arch-Exist
vsszan195864111055154.jpg
▽堆叠而起的石阶© 存在摄影 Arch-Exist
vsszan195864111055155.jpg
▽山路与建筑© 存在摄影 Arch-Exist
vsszan195864111055156.jpg
南川石舍并不是一次有意为之的设计委托,而是缘起于踏勘山庄其他工程时偶然发现的一块巨石。巨型的横纹花岗岩在山谷中随处可见,但这一块巨石的位置、形状、体量都充满了能量与戏剧性。它横亘在山谷中央,顶面平整如台,既像神秘的天外来物,又像古老的文明遗迹。经过几番可行性论证,我们和业主决定在此处建造一处休憩空间。正因为它遇石而生,故得名“南川石舍”。

▽巨石原貌© DoDesign 度地建筑
vsszan195864111055157.jpg
▽巨石与建筑© 存在摄影 Arch-Exist
vsszan195864111055158.jpg
南川石舍的设计希望通过建造一种看似与自然对立的关系,以步移景异的沉浸式体验激发访客对自然更深层次的观察和体悟,最终达到人、建筑与自然三者的平衡。我们一边模仿自然元素与质感,让建筑与环境交融;一边又引入钢材、镜面、玻璃等人工材料将建筑以超自然、反重力的姿态凸显于环境之外,以此来创造一种“超常的自然”。

▽叠石与人© DoDesign 度地建筑
vsszan195864111055159.jpg
▽石阶侧面© 存在摄影 Arch-Exist
vsszan1958641110551510.jpg
▽石阶局部融入环境© 存在摄影 Arch-Exist
vsszan1958641110551511.jpg
▽望向石亭© 存在摄影 Arch-Exist
vsszan1958641110551512.jpg
“石阶”由十片叠拼的岩石构成。野外叠石的艺术在中西文化中被赋予不同的名称与寓意,却展现了相同的力量与平衡之美、自然与人工之巧。三片叠石自溪边沿着一侧山壁向上,落于石台平面,余下七片继续层叠向上,顺着巨石的边界水平错动,直至第九片止于巨石崖壁,第十片顺势微微悬挑。由于每一片岩石之间的高差约为60厘米,为了方便行走,我们从石料市场选取了一些方整的原石作为踏步,在石阶顶面串起一条路径,使人在行进中与远山、岩壁、峡谷、溪流、树林建立丰富的视觉联系与感知。

▽溪边石阶的堆叠© 存在摄影 Arch-Exist
vsszan1958641110551513.jpg
▽石阶侧面局部© 存在摄影 Arch-Exist
vsszan1958641110551514.jpg
▽隐于林间的石阶© DoDesign 度地建筑
vsszan1958641110551515.jpg
▽石阶的起步© DoDesign 度地建筑
vsszan1958641110551516.jpg
▽溪流与建筑© 存在摄影 Arch-Exist
vsszan1958641110551517.jpg
悬挑入涧的阶梯与巨石之间的空隙自然形成了石阶的室内会客空间。会客厅四周全景无框的钢化玻璃将四周景观纳入其中,让访客接受建筑庇护的同时仿佛置身野外。局部作为结构的建筑体块被镜面包裹,以隐匿的姿态消失在周遭环境的反射中,也凸显了岩石飞悬头顶的超常感受。

▽望向石阶室内© 存在摄影 Arch-Exist
vsszan1958641110551518.jpg
▽镜中的室内与自然© 存在摄影 Arch-Exist
vsszan1958641110551519.jpg
▽通透的室内空间© DoDesign 度地建筑
vsszan1958641110551520.jpg
▽石与镜© 存在摄影 Arch-Exist
vsszan1958641110551521.jpg
▽镜面柜炉© DoDesign 度地建筑
vsszan1958641110551522.jpg
“石亭”坐落在距石阶不远的山坡上,与石阶之间由一段鹅卵石与水泥砌筑的踏步连接。石亭的功能为一个卫生间,厕位空间被镜面完全包裹,消隐在一片常青的绿色之中,而让作为屋顶的一片约六米长巨石“漂浮”在林间,给访客营造出一种超现实体验。洗手台位于飞石之下的半室外空间,以“滴水石穿”为设计概念顺天窗将天光引入平台之上。

▽石亭与石阶的互动© 存在摄影 Arch-Exist
vsszan1958641110551523.jpg
▽滴水穿石© 存在摄影 Arch-Exist
vsszan1958641110551524.jpg
▽镜中的自然© 存在摄影 Arch-Exist
vsszan1958641110551525.jpg
▽洗手台与水滴© 存在摄影 Arch-Exist
vsszan1958641110551526.jpg
石舍的建造受到了场地施工条件的限制,而最终采取“人工造石”的方式。设计利用钢结构框架搭建整体形式,用水泥浇筑出厚重的表面而成。我们在水泥表皮中混入当地石材研磨成的石粉来统一建筑和周边岩石的色彩,并请当地艺术家现场指导工人在水泥表皮上凿出石纹呼应岩壁。在原始粗犷的自然肌理中,玻璃、镜面、金属等精致的现代元素,以谦逊的姿态被安置于恰当的位置,而又以细节的形式刻意创造冲突与悬置,如石阶玻璃门上的原石把手和石亭石门上的不锈钢把手。

▽悬浮的石阶与室内© 存在摄影 Arch-Exist
vsszan1958641110551527.jpg
▽真实与镜像的混合© 存在摄影 Arch-Exist
vsszan1958641110551528.jpg
▽石制门把手与金属门把手© 存在摄影 Arch-Exist
vsszan1958641110551529.jpg vsszan1958641110551530.jpg
石与镜,一重一轻,一实一虚,一粗一精,两者的蒙太奇让自然的流动与人造的平静在方寸之间得以平衡。南川石舍是一次以建造回应自然的实验。建筑虽小,却希望以一种显著而得体的方式,去重新定义其所在的场域。石舍建成之后,巨石依旧横卧,溪水依旧低语,但希望到访的客人能够在镜中的流云树影之中,偶然瞥见心念的宁静。

▽平面图© DoDesign 度地建筑
vsszan1958641110551531.jpg
▽立面图© DoDesign 度地建筑

vsszan1958641110551532.jpg
  • 项目名称:南川石舍
  • 项目类型:建筑
  • 设计方:度地建筑
  • 公司网站:www.dodesign.cc
  • 联系邮箱:jamesdong@dodesign.cc
  • 项目设计:2023.11-2024.03
  • 完成年份:2024.03-2024.11
  • 设计团队:陈诗洋,徐若云,董正蒙,吴之恒,徐新春,刘鑫博
  • 项目地址:重庆市南川区
  • 建筑面积:125.0㎡
  • 摄影版权:存在建筑-建筑摄影,度地建筑
  • 艺术顾问:朱映安
  • 施工单位:重庆正宇工程,奥森工程
  • 客户:私人
  • 材料:混凝土,石材,玻璃,镜面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cml19962025-3-31 10:04:25
过度追求自然纹理,还不如水泥方块。有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既视感
ljwei10152025-7-26 12:07:32
支持赞序网,感谢楼主辛苦分享,期待更多优秀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