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现实的流变
疫情三年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工作习惯,这座房子的主人也是其中之一。2023年,他们决定搬回村子里的父母家,在那里重建一座房子。新房同时允许三代人居住,又可以满足居家办公条件。若干年后,他们可能定居于此,不再需要为生计在城市里奔波。

▽夜景鸟瞰©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1.jpg

一如既往,这个设计的初衷是面对真实问题。它无意拥抱抽象的“传统观念”或者“审美趣味”。Kenneth Frampton在其书中写道,直面一个地方的固有问题,这会变成批判地域主义发展的契机。同样的,这也是我的兴趣。

▽夜间街景©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2.jpg
▽立面夜景©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3.jpg
▽庭院夜景©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4.jpg

今天习惯现代生活的人们,对传统院落的诟病,往往集中在缺乏清晰的气候边界,房舍互相分离。通常的更新方式是把房子连接在一起,多表现为把院子变成室内,或者增加外廊。院子封住的结果是,一个巨大间接采光缺乏通风的室内,而外廊隔开院子和内室,人们无法直接接触阳光和新鲜空气;又或者,所有房间像糖葫芦一样串起来,这又可参照到17世纪以前的欧洲住宅,空间均质而缺乏对隐私的关照。因此,如何兼顾气候边界,通过性以及对公共私密的合理布局,这是设计的目的。而我相信除此以外,每个具体的场所和他们的主人,也都携带着各不相同,需要被发现的信息。

▽区位与场地原妆© 察社办公室

vsszan196962030958275.jpg
▽分析图© 察社办公室

vsszan196962030958276.jpg
▽入口立面日景©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7.jpg
▽由室内看庭院©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8.jpg
▽房舍均拥有双侧采光面©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9.jpg vsszan1969620309582710.jpg
▽室内一角©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11.jpg
▽庭院©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12.jpg

所以一切的开始,源于具体的场地。
项目所在通州地区,仿佛制定了比北京其他郊区县都要严格的建设要求。譬如宅基地上只能建设一层建筑物,檐口限高3米。也因此,西筏村平坦而开阔。邻里间,即便是近些年改造过的院子,依然大致遵循合院的规制,匍匐于大地。第一次拜访现场,是个雨后的下午。700平方米的院子,衬托已有房舍低矮而天空广大。即便头顶上还有阴云密布,屋檐却挡不住远处的蓝天和日光。这种通透舒阔感也是甲方最早向我表达,对未来房子的期待。

▽模型© 察社办公室

vsszan1969620309582713.jpg
▽分析图© 察社办公室

vsszan1969620309582714.gif
▽顶视图©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15.jpg

针对700平方米的院子占地,又因为预算有限,我们预计要建设一座单层300平方米的房子。房子少,院子大,它将是传统农村院落的变形和演绎。

▽庭院立面©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16.jpg
▽室内概览©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17.jpg

十字交叉之家,尽端或者循环
首先把不同方向的房子首尾相连在一起。在维持庭院尺度的前提下,厢房被合并到一边,进深增加并离开边界,在背对院子一侧闪出另一个窄长的院子。北侧的正房遵循同样的方式向南移动并闪出后院。不同方向的房舍都拥有了双侧采光面,整个院子也因此拥有穿透的视野。

▽庭院夜景©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18.jpg vsszan1969620309582719.jpg
▽客厅©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20.jpg
▽书房区域©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21.jpg vsszan1969620309582722.jpg
▽台阶©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23.jpg
▽餐厅©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24.jpg
▽走廊©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25.jpg

建筑的山面出头,顶向边界。从总图上看,环形建筑轮廓变成了十字交叉的图形。均质的空间,产生了若干尽端。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小朋友,来访的客人,那些尽端容纳了大家的卧室。姥姥姥爷分开就寝,像多数老年人,更希望各自拥有独立的房间。在独属于他们的尽端,也可以产生这种细分的房间。如果把这些尽端看作伸展的触角,连接它们建筑的身体部位,被拉长和隐隐的切成段落,容纳不同的公共职能。这也观照到多代人共同生活的日常场景。人们在这些若即若离的房间中穿梭,祖孙满堂或者核心家庭的互动,都得到响应。

▽平面图© 察社办公室

vsszan1969620309582726.jpg
▽分析图© 察社办公室

vsszan1969620309582727.gif
▽书房©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28.jpg
▽由厨房看餐厅©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29.jpg
▽卧室入口©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30.jpg
▽室内一角©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31.jpg

就像连成一片的蘑菇
为了获得更通透开阔的视野,建筑外墙结构,向屋脊方向移动。不同方向的结构汇聚,变成十字交叉点上的剪力墙桶。房子像蘑菇一样中心支撑像四面挑出。边界解除了结构的束缚,幕墙让室内室外合为一体。甚至因为十字交叉的格局,景深从远处一层一层拉近,院子,房子,院子;人们身处公共区域中,生活场景层叠展现。

▽剖面图© 察社办公室

vsszan1969620309582732.jpg vsszan1969620309582733.jpg
▽庭院与檐下空间©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34.jpg vsszan1969620309582735.jpg
▽厨房©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36.jpg vsszan1969620309582737.jpg
▽客厅与壁炉©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38.jpg
▽书房©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39.jpg
▽餐厅©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40.jpg

玻璃幕墙上口框材如果直接做在檐梁的底部,室内就获得了两侧3米多高的通透开口。这一方面让家人缺乏庇护感,另一方面也要付出能耗上的代价。我们把檐梁下吊到2.4米的高度,檐口就像蘑菇伞边卷下来。这让室内既维持了一个舒适的高度,又让人们不至于被袒露在天地之间。艳阳高照或是大雨倾盆,坐在窗前的人们,就像躲在蘑菇下面的小虫,得以安顿。对内通透,对外则相反。建筑的唯一外立面正好也是出头的众多尽端空间之一。入口灰空间,顺着坡屋顶延续而下。且配合街道与地块的斜坡,砖砌院墙向内叠涩。整个建筑体量匍匐在路边。

▽模型© 察社办公室

vsszan1969620309582741.jpg
▽立面日景©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42.jpg vsszan1969620309582743.jpg
▽入口©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44.jpg
▽入口立面©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45.jpg

构成十字交叉之家的要素有三,第一是四向出头的交叉建筑体量,以及由此带来公共私密空间的分离;第二是剪力墙内收,通过挑梁支起的伞状屋顶,本属于“结构之内”的空间转移到“结构之外”和“结构之间”;第三是通过屋顶和檐口高度上的变化,在天光和日常的穿梭中,建筑为主人拉回的安顿感。

▽庭院©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46.jpg
▽挑梁支起的伞状屋顶©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47.jpg
▽室内细部©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48.jpg
▽室内夜间灯光效果©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49.jpg vsszan1969620309582750.jpg
▽卧室©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51.jpg
▽天窗©朱雨蒙

vsszan1969620309582752.jpg
▽平面图©察社办公室

vsszan1969620309582753.jpg
▽立面图©察社办公室

vsszan1969620309582754.jpg
▽剖面图©察社办公室

vsszan1969620309582755.jpg vsszan1969620309582756.jpg
▽细部详图©察社办公室

vsszan1969620309582757.jpg
vsszan1969620309582758.jpg vsszan1969620309582759.jpg vsszan1969620309582760.jpg vsszan1969620309582761.jpg vsszan1969620309582762.jpg

项目名称:十字交叉之家 – 一朵屋面下的安顿与穿梭
项目类型:独立住宅
设计方: 察社办公室
公司网站:http://chaoffice.info/
联系邮箱:chaobeijing@outlook.com
项目设计:2023
完成年份:2024
设计团队:成直 邵金瑞
项目地址: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镇西垡村
建筑面积:334.0㎡
摄影版权:朱雨蒙
合作方:结构咨询 高雪梅 / 施工负责人 张友江
客户:冯先生
材料:柳桉木胶合板 断桥铝门窗
品牌:东方港木业, 京驰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yhgdesign2025-4-4 00:21:34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