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屋 | 内建筑 + Studio Hu | 2023 | 中国江苏
堂屋位于南京江北老山脚下的响堂村,是一座多功能公共建筑,承担村里较为正式的公共活动,如会务、展览、接待、展示等。建筑坐落在村庄西南角的一处谷地。北边紧邻山坡,南边是泄洪的河沟,东边为开阔的绿地。场地上有一座两层坡顶建筑需要保留。总建筑规模约1370㎡。

▽项目概览© 孙见
vsszan197209150932321.jpg

▽建筑外观© 周博
vsszan197209150932322.jpg

▽街景© 潘杰
vsszan197209150932323.jpg

设计概念

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堂屋是大家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是日常起居、会客议事的空间,也是举行家庭祭祀和重大礼仪的场所。堂屋多为高大的半开放空间,象征和展现大家庭的身份和地位。

▽远景© 周博
vsszan197209150932324.jpg

▽漂浮的大屋顶© 周博
vsszan197209150932325.jpg

▽屋顶之下© 孙见
vsszan197209150932326.jpg

▽近景© 孙见
vsszan197209150932327.jpg

作为村里公共集会中心的建筑,自然也就成为乡村这个大家庭的“堂屋”。它有两种状态,并在其间自由切换:一种是一本正经的模样,容纳各种礼仪性、正式性活动,延续传统堂屋的庄重与仪式感;另一种是松弛而随性的状态,通过各种灰度的柔性空间,满足非正式交往的需求。

▽建筑与环境© 孙见
vsszan197209150932328.jpg

▽建筑提供了各种灰度的柔性空间© 孙见
vsszan197209150932329.jpg

▽远观© 孙见
vsszan1972091509323210.jpg

▽建筑外观© Studio Hu
vsszan1972091509323211.jpg

▽入口© Studio Hu
vsszan1972091509323212.jpg

设计方案没有直接采取“乡土”的设计语言,而是选择现代材料和结构形式,探索乡土意向的呈现。从远处眺望堂屋,穿过茂密的树梢,堂屋犹如一把撑开的伞,或是一顶漂浮的斗笠,若隐若现地掩映在绿意盎然的自然中。其起伏的屋脊和深色线条构成的质感,与周边错落的农房倒也和谐共存。

▽堂屋犹如一把撑开的伞© 孙见
vsszan1972091509323213.jpg

▽屋顶宛如漂浮的斗笠© 孙见
vsszan1972091509323214.jpg

▽屋顶之下© 孙见
vsszan1972091509323215.jpg

▽二层露台© Studio Hu
vsszan1972091509323216.jpg

▽细部© 周博
vsszan1972091509323217.jpg

结构创新

为了实现黑色大屋顶的漂浮感,建筑在结构上进行了创新。屋顶作为整体受力体系,不仅要克服大悬挑大跨度的困难,还要让每根杆件尽可能纤细,最大限度地塑造杆件结构的轻盈感和构成感。

▽屋顶之间的关系© 周博
vsszan1972091509323218.jpg

▽仰视屋顶© Studio Hu
vsszan1972091509323219.jpg

▽灰空间© 周博
vsszan1972091509323220.jpg

▽细部© 周博
vsszan1972091509323221.jpg

▽室内展览空间© Studio Hu
vsszan1972091509323222.jpg
vsszan1972091509323223.jpg

借助Rhino中的Grasshopper插件扩展工具,基于Karamba3D受力分析与找形技术(form finding),探索适合建筑师在方案阶段进行结构形态设计的工作流,顺利完成屋顶非对称复杂造型的结构形态设计。

▽屋顶结构分析图© 内建筑设计事务所;Studio Hu,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vsszan1972091509323224.jpg

▽屋顶结构软件分析图© 内建筑设计事务所;Studio Hu,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vsszan1972091509323225.jpg

▽夜景顶视图© 潘杰
vsszan1972091509323226.jpg

▽内部夜景© 潘杰
vsszan1972091509323227.jpg

▽村落肌理图© 内建筑设计事务所;Studio Hu,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vsszan1972091509323228.jpg

▽结构拆解分析图© 内建筑设计事务所;Studio Hu,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vsszan1972091509323229.jpg

▽结构概念图解© 内建筑设计事务所;Studio Hu,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vsszan1972091509323230.jpg

▽总平面图© 内建筑设计事务所;Studio Hu,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vsszan1972091509323231.jpg

▽一层平面图© 内建筑设计事务所;Studio Hu,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vsszan1972091509323232.jpg

▽二层平面图© 内建筑设计事务所;Studio Hu,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vsszan1972091509323233.jpg

▽立面图© 内建筑设计事务所;Studio Hu,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vsszan1972091509323234.jpg

▽剖面图© 内建筑设计事务所;Studio Hu,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vsszan1972091509323235.jpg

▽大样图© 内建筑设计事务所;Studio Hu,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vsszan1972091509323236.jpg

  • 项目名称:堂屋
  • 项目类型:乡村建筑
  • 设计方:内建筑设计事务所;Studio Hu,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联系邮箱: youpei.hu@nju.edu.cn
  • 项目设计:2021年
  • 完成年份:2023年
  • 主创建筑师: 胡友培,沈雷
  • 设计团队:李清朋,王琪,武恕凡,芮媛媛,杨靖文、吕广彤
  • 项目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响堂村
  • 建筑面积:1458㎡
  • 摄影版权:周博、孙见、潘杰、Studio Hu
  • 合作方: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客户:南京浦口文旅集团
  • 材料:耐候钢板;钢材;混凝土
vsszan1972091509323237.jpg
vsszan1972091509323238.jpg
vsszan1972091509323239.jpg
Ai 分析中……

序赞Ai时刻等待着你的命令!~

与Ai对话形式持续执行相关Ai智能体任务。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