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河,奔腾不息。从寒武纪流向奥陶纪,借力“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位于泰、沂山脉交汇的潭溪山应时而生,远古的诗意被转换为一系列台阶状长崖、深切障谷,在自然侵蚀和人工参与下,恒久屹立。悬崖之上,一座逐级生长的玻璃建筑嵌入峭壁,透明的姿态让体量消隐,以优雅的弧度,与山川对望。
群山叠翠间,犹如一处远古遗迹,匍匐于大地的齐长城清川上悬崖酒店从“缝隙”中生长而出,轻盈的骨架勾勒出清晰的几何轮廓,外部顺应地表高低起伏,极具自然韵律。在光与影的精确雕刻下,建筑有了明暗深度,逐渐浮现似山形般的立体形象。顶面高处设有圆形停机坪,不仅确立落地方位,也同天空产生联系,遥相呼应。
建筑是体验的艺术。诚如杰弗里·巴瓦(Geoffrey Bawa)所说,“建筑无法被完整地解释,必须被体验。”只有当我们置身其中,才能真切感知它独特的存在。酒店布局沿着蜿蜒的峭壁铺展开来,一侧融入山体,打造“穴居”般的原始空间体验;一侧面向自然,可览窗外变幻的四时风景。
连续的内外
Continuous inside out
穿过内凹的台阶状崖壁,抵达建筑内部,岩石在此变换成内外统一的木饰面,一株历经岁月风化的原木横卧端头,引人注目,将自然和上古的想象锚固于场域之中,营造亲近的大堂接待区入口。日光从一侧幕窗照进,灵动的光影化作时间的精灵,以不同的投射角度游走于空间,活泼有生气。
累叠的地层存储着地壳运动的记忆,剖切开来,可见明确分层。这种分层的灵感展现于立体的建筑空间时,意义更为丰富:前景为荒石肌理,暗示周围的环境;自然的温暖木作则占据主要,形成一种视觉基调,流动且连续;深色的主背景是空间的焦点,凹凸有致的青铜纹样旨在回应齐地悠久的历史文脉。
顺势的设计
Design with momentum
基于场地条件的合理判断,顺势而为,是设计动作准确性的前提。借助岩石“间隙”,置入步梯以构筑垂直动线,有利于上下空间的通达。自然光投射而入,局部的黄铜材质和周围的原石肌理形成鲜明对比,二者又和谐相融,体现一种因地制宜的恰当,并在精致与粗犷、自然与人工、当代与远古之间产生对话。
拾级而下,承担主要功能的餐厅,有着内外无界的通透性。立面和天花以温暖的木饰面为主,地面铺设哑光石材,强调空间的整体与纯粹,大面积的玻璃窗设计,有效引入外部光线,同时便于将访客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自然。或雨时,山色空蒙;或阴天,天光晦暗;或晴日,云蒸霞蔚。
在雪茄和品酒区,通过向内凿洞的方式获得空间,面窗与外部产生联系,阴翳的内部提供了一处隐秘的放松角落。吧台之上,战国金戈铁马的场景借由艺术装置的形式,化作觥筹交错时碰杯的铮铮有声,饶有趣味。灯光明暗间,不论独坐,或三五好友相聚,在背景音乐的氤氲下,享受自在的闲适时光。
偏于一隅,作为功能补充的书吧,除一面幕窗之外,其他部分均由木作所包裹,整体的一致协调营造出具有人文温度的空间氛围。白色纱帘垂挂而下,可根据阳光强度自由开合。远处层峦叠嶂,能舒展眼目;近处植物、山体、岩壁,让自然触手可及。而局部外露的岩石,则构成空间的一部分,也成为一种新的立面。
自然的远眺
Natural overlook
结合场地的地质情况,局部下沉以构建无边界泳池,有如一处天然遗迹的洼地,光照下,水波潋滟。跟随高低落差,泳池从岩壁深处延展至外部边缘,坚硬的荒石变为通透的玻璃幕窗,虚实之间,人、水、岩石与室外的自然建立起亲密连接。而空间本身即是山体的一种延伸,并与山体融为一体。
不同于精心营造的室内冥想室,在一处垂直峭壁内,凭借自然的形态、肌理、环境,特意打造了一间半室外的直面自然的遗世而独立的“冥想空间”。访客可以在此与天地共享鸟语花香、风雪晴雨,感知岩石真实的脉搏和呼吸。结跏趺坐,可远眺自然,亦可静思冥想,抵达内心的平静。
五感的体验
Perceived experience
结构即建筑,天然去雕饰。在地壳深处,利用天然岩洞的通道作为连接各个客房的功用走廊,幽暗的环境之中不设常规的泛光照明,而是以可调控的射灯为主要点光源,投射出变幻的光之形态,或曲折的“光路”,或一定间隔的圆形光圈,构建独特的空间氛围和行走体验,开启一场“地心宇航”的探索旅程。
作为酒店主力的岩景房型,室内以大面积的木饰面为温暖基调,局部黑色金属材质点缀其中,冷暖之间有着明确的对比与过渡。地面保留一片原始岩石,野趣横生,其上借助偏向一侧的旋转楼梯连接起上下楼层。浴缸外置于临窗处,与睡眠区一样拥有绝佳的视野,享用泡浴的同时,领略流动的自然画卷。
基于感官和审美直觉的设计,往往能够窥见事物的原始本质。依据内部岩石的实际高度,借势搭建出二层空间,两侧设置楼梯形成环形动线。一步平台同岩石形成咬合,无须雕琢的自然素材与陶罐等人造物搭配,相映成趣。床背深色青铜纹饰的木作,和不对称布置的艺术灯具构成前后的视觉层次,丰富立面语言。
顺应岩石的天然走势,因地制宜,重新梳理场地关系并合理地排布客房,满足必要功能所需,存留自然的原始之美。岩石作为一种重要元素参与了空间的组成,空间与地形、人工与自然的痕迹交替出现,细腻柔软又兼具粗放浑厚的气息,游走其中,视线所及,无不凸显建筑的自然属性。
穴居,构成所有建筑的原型。我们将原始形态进行转译,通过当代的设计语言铺陈于空间。天花、地面、墙体采用一致的材料,流动的线条围合出各种功能区域,既独立又彼此关联。客房命名以《山海经》为灵感,“浮玉、尧光、不周、太华、长留、松果、南禺、天虞”等表达了对山川自然与神话世界的礼赞。
置身于空间内部,随着动态而连续的景观出现,身体感知也会产生微妙变化,使内外之间得以渗透、蔓延。在借势利导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发现建筑不再是主角,台阶、树木、墙体、泳池、草地、幕窗、岩石都和它有着同等分量。建筑似乎更像是一个容器,将身体、五感与自然共同并入,重构古老的“家”的意象。
- 项目名称|齐长城清川上洞穴崖壁酒店
- 项目业主|淄博潭溪山文旅发展有限公司
- 操盘方|云南青索文旅发展有限公司
- 建筑方案设计|十上设计
- 室内设计|十上设计
- 软装设计|十上设计 天慕设计
- 项目地点|中国 山东 淄博
- 摄影师|翱翔、潘绍清
总设计师|十上设计 陈辉
十上设计事务所是一家专业的室内设计公司,致力于建筑及室内空间的设计和研究,以为精英人士提供有品质的美学居住形式为目标。依客户所需,对每项任务均认真研究,强调创意,不断进取,并以全方位的服务创造高素质的人性空间。
主导设计IGG中国天盟数码办公总部、山东潭溪山悬崖酒店、云南苏红寨村居、上海外滩马登仓库、厦门梦加网络办公空间、网龙办公大楼总部、德国旭格门窗展厅、三坊里国际幼儿中心、永泰嵩口供销新社改造、山东青未了民宿、大理洱海传奇艺术中心、麒麟书局等作品。
前期设计的核心创造力和后期精细的技术设计能力以及及时的现场服务能力取得了设计行业的一致好评,已成为福建设计行业中极具影响力的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