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历史文脉
位于西安市雁塔区的曲江遗址公园,历史上以唐代的“曲江流饮”最负盛名,每有新科进士及第,都会在曲江池宴会上诗酒文章,文人雅士无不流连于此。一池曲水、几处楼台,诉说着曲江遗址公园片区独特的历史文脉。
▽建筑外观©谭啸
▽建筑外观©谭啸
2008年,西安市以“恢复山水人文格局”为目标,通过疏浚水域、重现植被,恢复性再造曲江流饮、汉武泉、凤凰池等历史文化景观,形成了1500余亩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即如今西安人口中的南湖公园。改造后的南湖公园,不仅是外地游客游览西安的景点,也是周边居民散步、晨跑的好去处。
▽建筑外观©谭啸
02场地信息
由郭莘空间设计工作室担任建筑改造与室内设计的UNICO咖啡馆,坐落于南湖公园的西南角,项目完工落地后,迅速成为南湖公园中的热门打卡地,如今,南湖UNICO咖啡馆已经投入运营一年多,一天的各个时段,均有着很高的人流量。
▽黄昏下的建筑空间©杨磊
项目原本是一家咖啡馆,属于公园中比较常见的玻璃盒子建筑,处于公园西侧斜向运动跑道与内部步行道的西南夹角区域,除了临路的两侧视野,建筑一侧面向栽种柳树的草地缓坡,另外一侧,则可以看见缓缓流淌的曲江池水。
▽一侧入口©谭啸
通过场地勘查,我们发现,原有建筑空间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面向跑道一侧的楼梯阻隔了人与空间的交互性,二,站在室内,窗外栽种柳林的草坡景色,被原咖啡厅的厨房部分遮挡。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同时,如何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去处理建筑与四面风景的关系,并完成建筑整体、以及室内外一体化的表达,是UNICO项目的核心设计理念。
▽项目原始照片©郭莘空间设计
▽项目概览©谭啸
03与柳林草坡的互动
初次来到场地,最吸引设计团队的,便是窗外这一片栽种柳林的草坡。我们邀请朋友来到场地,找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位置坐下,结果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坐在面向草坡的窗前,于是,留一扇窗,成为整个设计思考的原点。
▽窗外的柳林草坡©谭啸
原本位于这一侧的厨房被拆除,18米长横窗外的景色得以完全释放:草坡没有行人踪迹,十分静谧,阳光洒在蜿蜒的草坡上,宛如一幅油画;而当微风吹过,柳条轻荡,鸟儿飞落,又呈现出一幅动态景观。
▽横窗外景色©谭啸
▽窗前的座位©谭啸
面向景色的窗台调整成适宜就坐的高度和尺度,摆放一些软垫,人们在这里,窗外风景如画,就有了“清风拂绿柳,人在画中游”的几分意境。
▽站在草地望向横窗一侧©谭啸
▽站在草地望向横窗一侧©谭啸
04与橡胶跑道的互动
基于“轻改造、弱介入”的改造原则,设计保留了原本钢构与玻璃组成的建筑框架。项目基地与公园橡胶跑道仅有数米之隔,时常有晨跑运动的人们来往经过,意味着比邻跑道的建筑立面,有着很强的互动基因。
▽紧邻跑道的一侧©谭啸
▽门的顶部做了斜面处理©谭啸
我们拆除了原本位于这一侧的楼梯,通过折叠窗、内外摆放座椅的形式,加强空间与外部的链接,混凝土局部浇筑的门头,则强化了入口标识,引导人们视线的落位与自然走入。
▽户外座位©谭啸
▽室内临窗座位©杨磊
▽在室内看向跑道©杨磊
05与人行步道的互动
位于步行路这一侧的建筑立面,是人们通往、游玩公园大多会注意到的第一立面,对这一界面的功能定位有两点,一个是昭示性,另一个是公共性。
▽与人行道相邻的界面©谭啸
在这个界面,我们选择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做了局部围挡,混凝土片墙的上部做了手凿处理,产生肌理的变化。之所以选择混凝土,是因为项目周边存在着大量具有年代感的石柱础、拴马桩,不远处的白石桥亦呈现在眼前,我们希望改造后的建筑能够融入这个绿意盎然又历史悠久的遗址公园中,没有显性色彩和质地的混凝土再合适不过。
▽地台也改为用混凝土浇灌©谭啸
▽混凝土的手凿肌理©杨磊
▽不锈钢与U型玻璃展示面©杨磊
承接混凝土片墙,使用了一段不锈钢与U型玻璃材料作为局部展示面,轻盈现代感的质地与厚重的混凝土体块产生材质的碰撞,UNICO醒目的标识牌色彩浓烈,起到了吸引视线和展示品牌信息的作用。
▽檐下空间©谭啸
考虑到紧邻公园步道,我们延伸了建筑的挑檐,形成一段檐下走廊,摆放户外桌椅和休憩座位。这样一来,项目不仅是一个商业定位的咖啡馆,也有部分区域释放给公园和来往行人,增加了一层城市友好的公共性意义。
▽休憩座位©谭啸
延伸的屋檐对原有树木做出避让,我们希望保留设计的善意,在这个公园中,建筑不再单纯地突出自我,甚至连一棵树的生长都不应被打扰。建筑可以在形态和功能上做出调整,但它始终应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共生关系。
▽延伸的屋檐对原有树木做出了避让©谭啸
▽延伸的屋檐对原有树木做出了避让©郭莘空间设计
室内部分,依循建筑改造的脉络进行空间重塑,遮挡的界面对于空间功能划分起到指引,设计将操作台和卫生间置于遮挡面之后,而基于建筑空间的通透性,空间的设计只需释放窗外景色,使顾客在不同的用餐区域都有可远眺的景色。
▽操作台位置©杨磊
▽操作台区域©杨磊
▽混凝土片墙延伸至室内©杨磊
06与曲江池水的互动
建筑面向曲江池水的界面,与池水有一定距离,临近有一条小径和灌木丛。对于这一界面,优势是视野开阔,且朝向东北,眼睛观看的舒适度更高,我们希望这里产生的状态是模糊的、包容的,建构的檐下空间,可观景、可休憩、可游走。
▽建筑面向曲江池水的界面©谭啸
基于檐下空间流动且模糊的状态,设计将建筑的这一界面完全打开,通过两扇折叠门,室内与廊下、外部环境实现联通,坐在室内也能感受到阳光与微风的轻拂。
▽临池水一侧的檐下空间©谭啸
▽临池水一侧的檐下空间©谭啸
▽折叠门开启状态©谭啸
▽在室内望向池水方向©杨磊
楼梯被放在了这一侧,不锈钢板搭建的楼梯,体量相对轻巧,斜向布局与建筑体、廊柱产生结构的张力,强调了建筑在公园中的存在感。
▽楼梯位置©谭啸
▽灯光亮起后的建筑空间©杨磊
07 结语
从“留一扇窗”的思考原点,到完成项目的落地,设计使人与建筑空间产生的互动有着丰富的多样性,感受亦不同。它处在南湖公园中,既有自己鲜明的特质,又与公园环境和谐共处。我们希望人们来到这里,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坐下,感受自然与时光交织的美好。
▽建筑空间与柳林、曲江池水©杨磊
▽原始区位图©郭莘空间设计
▽改造后的区位示意图©郭莘空间设计
▽场地原始建筑结构©郭莘空间设计
▽改造后的建筑结构©郭莘空间设计
▽改造后平面©郭莘空间设计
项目名称:unico
项目类型: 餐饮空间设计
项目地点: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曲江南湖公园
项目业主: 西安曲江旅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 300.0㎡
设计时间: 2023年6月- 7月
建设时间: 2023年8月- 2024年2月
设计单位: 郭莘空间设计(西安)有限公司
主持设计师: 郭莘
设计团队名单: 郭莘、朱宇航、乔春妮
项目总协调: 郭莘
软装深化设计:郭莘、乔春妮
材料: 水泥、手工凿水泥、玻璃窗、不锈钢、棕色铝板、U型玻璃地板
项目摄影摄像: 谭啸、杨磊、王岩
项目撰文: 高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