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石窟活化利用项目代表着我们对后工业景观的社会经济、生态和文化维度的持续关注。与之前在缙云乡村偏远地区的石宕改造不同,黄岩石窟位于更城市化的环境中,紧邻城区。因此,它的功能更加年轻化,更成为了融入城市日常节奏的活跃公共节点。

黄岩区,隶属浙江省台州市,位于浙江黄金海岸线中部,距机场26公里,距高铁站5.3公里,交通便捷。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资源,坐拥“千年永宁、中华橘源、模具之都”三张金名片。

▽项目概览©王子凌/Wang Ziling

vsszan201049131836081.jpg
▽一号石窟-城市客厅©王子凌/Wang Ziling

vsszan201049131836082.jpg
黄岩石窟自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由于永宁县城及府城的建设而开始在此地大规模采石筑城。后经年复一年的采石活动,形成了这些百米高,既深又大的石板仓和几十个洞穴,相环拱而成的壮观的人工洞穴。洞穴内部由于从石头里渗透出的金属元素以及被挖空的山体内的水系,形成了全世界唯一的天然岩画景区和洞庭观瀑,碧绿水潭的独特景观。

该场地曾于1989年进行过旅游开发,但由于旅游开发投入资金少、设计不合理、岩洞空间面积窄、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导致游客稀少,经营困难,已于2015年关停。

▽一号石窟-城市客厅©王子凌/Wang Ziling

vsszan201049131836083.jpg vsszan201049131836084.jpg
▽二号石窟-文娱休闲©王子凌/Wang Ziling

vsszan201049131836085.jpg
该项目被设计为一个艺术中心和城市文化设施,反映了其所在位置的多元化环境。位于快速城市化区域的这个石窟,从一个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的采石场历史遗迹,转变成为宝贵的城市资产。

设计方案强调最小干预,保留场地独特的地质特征,同时改造为公共用途。该项目旨在创造一个”城市客厅”,让来访者能够接触黄岩当地的文化和自然环境。通过将废弃的石窟转变为多功能空间,它成为了文化活动和社区聚会的展示场所。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包含三个洞窟群落。设计改造的重点在于引入必要的通行路径,通过扩大平台和利用石窟现有几何形状的空间来创造停留点。这些空间主要是便于在场地内通行的走道,同时将人体尺度的活动与采石场的工业规模形成对比。在功能上,设计的重点一方面是对路径、交通的梳理,另一方面是提供停留空间,作为未来业态和活动场所,比如咖啡厅、小剧场、文创空间等等。

▽环境鸟瞰©未知拍摄者

vsszan201049131836086.jpg
▽场地平面图©DnA建筑事务所/DnA_Design and Architecture

vsszan201049131836087.jpg
▽天然岩画©王子凌/Wang Ziling

vsszan201049131836088.jpeg
▽改造前的二号石窟内部© 未知拍摄者

vsszan201049131836089.jpg
交通流线的梳理,通过设置编木拱桥,一方面作为山水文化符号、同时编木拱桥的结构形式也是满足石窟入口狭小,施工操作面局促的有效做法(这种结构形式让构件化整为零、可以提前预制)。另外,这种结构形式也可以从桥的结构放大为新增加的大跨度楼板的结构,同时作为下层空间的屋面。三号石窟窟体较小只作顶部的封闭,则把编木拱密度减小作为屋顶结构并引入顶光。编木拱结构通过不同尺度密度以及界面的反复出现,在这个空间错综复杂的石窟里形成动线上的关联和呼应。

黄岩石窟内因山体成分带有不均匀的矿物成分、后经过千年的手工开采、矿物质的切面形成巨型的黄色的天然岩画。这是石窟的一个重要视觉特征,而这种带黄色矿物质的岩体构成也正是黄岩这个名称的由来。为了强调这种地方特质和空间特征,我们请照明设计将灯光重点投射在这些岩画上、矿物质的黄色和暖色调灯光结合,在空间里成为一个个巨型的发光体,同时提示路径流线。

石窟内部还有大量的下挖洞窟,由于地下水沉积,在一号和二号石窟内形成蓝绿颜色的水体,和黄色岩画对比, 也是石窟空间内的主要特征。设计在一号洞裤内部将水体打通,设置三个上下船的码头,这样在一号石窟内形成了一条水路,提供观看石窟的多方位视角。
vsszan2010491318360810.jpg vsszan2010491318360811.jpg vsszan2010491318360812.jpeg vsszan2010491318360813.jpg vsszan2010491318360814.jpg vsszan2010491318360815.jpg vsszan2010491318360816.jpg vsszan2010491318360817.jpg vsszan2010491318360818.jpg vsszan2010491318360819.jpg vsszan2010491318360820.jpg vsszan2010491318360821.jpg vsszan2010491318360822.jpg vsszan2010491318360823.jpg vsszan2010491318360824.jpg vsszan2010491318360825.jpg vsszan2010491318360826.jpg vsszan2010491318360827.jpg vsszan2010491318360828.jpg vsszan2010491318360829.jpg vsszan2010491318360830.jpg vsszan2010491318360831.jpg vsszan2010491318360832.jpg vsszan2010491318360833.jpg vsszan2010491318360834.jpg vsszan2010491318360835.jpg vsszan2010491318360836.jpg vsszan2010491318360837.jpg vsszan2010491318360838.jpg vsszan2010491318360839.jpg vsszan2010491318360840.jpg vsszan2010491318360841.jpg vsszan2010491318360842.jpg vsszan2010491318360843.jpg vsszan2010491318360844.jpg vsszan2010491318360845.jpg vsszan2010491318360846.jpg vsszan2010491318360847.jpg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yhgdesign2025-8-15 02:14:29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