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szan201106150010041.png vsszan201106150010042.gif
这里不仅是休憩的去处
更是邻里相聚
共享温暖与烟火的社区角落
vsszan201106150010043.png vsszan201106150010044.png vsszan201106150010045.gif
vsszan201106150010046.png
在后地产时代,空间的价值不再仅仅由销售转化决定,而是回归到人与环境、人与生活之间的深刻联系。它承载了邻里交流、情感连接和社区归属的需求,成为“生活场所”而非单纯的商业空间。我们希望人们愿意在这里停下脚步,感受空间带来的独特氛围。
vsszan201106150010047.png vsszan201106150010048.png
项目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周边兼具自然生态资源(如花溪公园、十里河滩等)与人文氛围(大学城、青岩古镇等),客群覆盖在地居民、高校师生及旅游人群,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
vsszan201106150010049.png vsszan2011061500100410.gif
咖啡店临街而立,混凝土片墙围合出半室外的静谧,旱生绿植点缀其间,像一幅克制的自然素描。外摆区成为建筑的“开场白”,在城市的喧嚣中划出一方停顿的留白。
vsszan2011061500100411.png
外摆区作为空间语言的开场,松散随性的座椅布置打破了传统商业边界,每一把椅子都仿佛在轻声邀请:“停一下,休息一下”。
vsszan2011061500100412.gif
转角处设有对外咖啡窗口,巧妙融入整体动线,细节之间流露出生活的松弛与质感。
vsszan2011061500100413.png vsszan2011061500100414.png
错落的座椅邀请行人稍作停留,阳光斜照时,这里便成了街道的温度计。
vsszan2011061500100415.gif
一杯咖啡从这里递出,也传递出温度与片刻的安宁。
vsszan2011061500100416.png vsszan2011061500100417.png
这里不仅满足咖啡需求,更是邻里相遇、放松的温馨场所。
vsszan2011061500100418.png
△VITAMIN C 分析图  
vsszan2011061500100419.png vsszan2011061500100420.png
通过不同尺度的logo呈现,带来更丰富的视觉体验,在近人尺度上更注重细节和亲近感。
vsszan2011061500100421.png
从街角转入室内,空间的节奏渐渐收束。水泥墙体构筑出清晰的骨架,老木材的纹理在光影中舒展,工业风的硬朗与时间的温度在此悄然交织。
vsszan2011061500100422.png vsszan2011061500100423.gif
不必刻意寒暄,也不必整理表情,社区小店的意义,大概就是让“偶遇”变成日常,让松弛感触手可及。
vsszan2011061500100424.png vsszan2011061500100425.png vsszan2011061500100426.png vsszan2011061500100427.png
木质餐桌与低矮座椅错落铺陈,旧木循环再生,秉承以旧修旧的匠心精神。浅黄灯光如薄雾般洒落,镶嵌旧硬币的木桌散发温润光泽,空间流淌着自在而慵懒的韵律。
vsszan2011061500100428.png vsszan2011061500100429.png vsszan2011061500100430.png vsszan2011061500100431.png
工业风吊灯投下斑驳光影,蜡烛燃尽的余烬仍留有余温。中古酒瓶上的痕迹像未讲完的海酒故事,在粗犷与细腻的交织中,细节无声地诉说着时光的沉淀。
vsszan2011061500100432.png vsszan2011061500100433.png vsszan2011061500100434.png
傍晚时分,独坐咖啡店临街外摆,感受微风轻拂,尽享惬意松弛。
vsszan2011061500100435.png vsszan2011061500100436.png vsszan2011061500100437.png
逛逛书店、点杯奶茶、在中庭坐一会儿,让生活先在这里发生。
vsszan2011061500100438.png vsszan2011061500100439.png vsszan2011061500100440.gif
此处不止有咖啡的香气
更是记忆停泊
沉淀岁月与问候的温情港湾
vsszan2011061500100441.png
从咖啡的香气里走出
阳光从天窗洒下
大阶梯在眼前缓缓展开
像是空间的另一段序曲
vsszan2011061500100442.png vsszan2011061500100443.png vsszan2011061500100444.png
最吸引人的是那组“剧场感”大阶梯,它既是主楼梯,也是多功能平台,可举办读书会、表演或市集,也可供人随意休憩、发呆。
vsszan2011061500100445.png vsszan2011061500100446.png
萃取苗寨石阶的古朴基因,以转折与观景平台重塑空间,让传统建筑符号在现代功能楼梯中重生,传承地域文化脉络,赋予阶梯“步移景异” 的层次体验。
vsszan2011061500100447.png vsszan2011061500100448.png
△贵阳在地元素—木雕  
vsszan2011061500100449.png
将回收老木、原生新材进行解构重组,“贵”字形态隐于拼合的秩序中,不规则的边缘呼应黔地山地层叠地自然肌理。
vsszan2011061500100450.png
阳光像一条缓慢流淌的河,从肩头滑到书页,风轻轻拂过,翻起一页页安静的文字,也在心里漾起细微的涟漪。
vsszan2011061500100451.gif
这里是整个社区商业的情绪中轴,原木质感贯穿在楼梯、围栏、墙面构件之间,让整体基调温润而松弛。
vsszan2011061500100452.png vsszan2011061500100453.png
贵阳苗寨木构建筑,主要指苗族吊脚楼,具有悬挑架空的特点,此外还有结构、外观、装饰、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特点。吊脚楼结构采用悬挑架空形式,正屋建于实地,厢房除一侧连接正屋外,其余三边悬空,由柱支撑。
vsszan2011061500100454.png vsszan2011061500100455.gif
△贵阳在地元素—苗寨
三个盒子通过不同朝向中形成彼此对望的空间关系,模拟苗寨中邻里互望、沟通不断的聚落氛围。这种“对望”不仅是视觉交汇,更是一种情感联结与场所交流的隐喻。
vsszan2011061500100456.png vsszan2011061500100457.png vsszan2011061500100458.png vsszan2011061500100459.png
青年服务站盒子logo
vsszan2011061500100460.png vsszan2011061500100461.png vsszan2011061500100462.gif vsszan2011061500100463.png
右侧顶部的木格栅轻轻延展,构架有意压低高度,营造贴近人的舒适尺度。尽端设有水吧台,背景墙仪式感十足,成为空间的亮点。
vsszan2011061500100464.png
半围合屏风与CIM系统营造出柔和的界定感,让空间保持秩序却不显拘谨,并以花艺点缀其间,增添一抹自然与灵动。
vsszan2011061500100465.png vsszan2011061500100466.png
一切以松弛的尺度被串联起来,让商业与生活,自然而然融在了一起。
vsszan2011061500100467.png vsszan2011061500100468.png vsszan2011061500100469.png vsszan2011061500100470.png vsszan2011061500100471.png vsszan2011061500100472.png
从中庭大阶梯走上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木质与藤编檐的展示档口,轻轻提示这里的多重功能。
vsszan2011061500100473.png
设计师在本次项目中融合社区共生理念,通过 “小空间、小场景、小生活” 的细腻营造,打造一个有温度、有归属感、让人愿意停留、乐于生活的理想社区空间。
vsszan2011061500100474.png vsszan2011061500100475.png
儿童绘本区,以浅绿色与木色打造亲子空间,视觉柔和、尺度友好。这里是日常停留的落点,也是孩子们好奇心的角落。
vsszan2011061500100476.gif
轻柔色彩让人放慢脚步,木质的温度添了几分亲切。孩子们围坐在桌旁,玩具散落成一片小小的乐园,翻开的绘本像悄声的故事,把笑意轻轻撒进每一缕阳光里。
vsszan2011061500100477.png
中庭侧的木质空间,延续一层的开放调性,是沟通、咨询、社群活动的节点。
vsszan2011061500100478.png
它不仅是空间的过渡,更是情感的连接,让每一次相遇,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vsszan2011061500100479.gif
自习室位于更安静的边缘区域,设有共享长桌与独立格子间。
vsszan2011061500100480.png
柔和的材质与可控的光影营造出静谧氛围,让人自然沉浸于学习、工作,或单纯的专注时光中。
vsszan2011061500100481.png vsszan2011061500100482.png vsszan2011061500100483.png
三层空间是一个木色为主调的小型剧场,顶部点缀悬挂绿植,营造出温润而聚焦的气场。
vsszan2011061500100484.png
座椅可随活动灵活布置,这里可以是讲座、电影、手工课或社区聚会,也可以在某个安静的夜晚化身一场小演出的舞台。
vsszan2011061500100485.png vsszan2011061500100486.gif vsszan2011061500100487.gif
△体块扭转示意图
外立面轻轻一转,巧妙融入外摆空间——不张扬,却恰好唤起路人的好奇心。
vsszan2011061500100488.png vsszan2011061500100489.png
△品牌视觉
木色与绿植交错,营造出松弛的小院氛围,推拉窗上的英文玻璃贴则为空间增添一丝趣味与氛围感。
vsszan2011061500100490.png
绿色釉面砖与红色立柱碰撞,实木与竹制家具点缀其中,北欧与东方的混搭轻盈又明快。色彩饱满却柔和,整个空间透着清新的呼吸感。
vsszan2011061500100491.png vsszan2011061500100492.png vsszan2011061500100493.png vsszan2011061500100494.png vsszan2011061500100495.png vsszan2011061500100496.png
折叠窗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你可以端杯茶坐在外面发呆,也可以走进来和朋友闲聊——空间流动着,人也跟着自在起来。
vsszan2011061500100497.gif
室内空间承载了生活里的许多小场景,多样化的座位形式悄然呼应着不同的生活场景与情绪。
vsszan2011061500100498.png
玻璃贴设计取材于苗族姜央神话,以现代线条重新演绎传统图腾符号,为空间注入神秘而富有故事性的氛围。
vsszan2011061500100499.png
摆件、墙饰与花瓶等软装元素被细致点缀;吊灯与暖黄色的灯光交织,营造出柔和而温暖的氛围。
vsszan20110615001004100.png vsszan20110615001004101.png
整体调性不过度设计,但处处有细节,让人愿意停留、放松。它不是快走快买的店,而是让人坐下、放松的小角落。
vsszan20110615001004102.png vsszan20110615001004103.png vsszan20110615001004104.gif vsszan20110615001004105.png
窗边独立桌、沙发角落,满足独处、学习、交流的不同心情。
vsszan20110615001004106.png vsszan20110615001004107.png
一杯酒、一页书,阅读和小酌在这里无缝切换。
vsszan20110615001004108.png vsszan20110615001004109.png vsszan20110615001004110.png
阳光从玻璃天顶洒下,铺在砖色的地面上,几张小圆桌静静立在墙边,搭配折叠椅与绿植,像是为书页预留的一方安静角落。
vsszan20110615001004111.png vsszan20110615001004112.png vsszan20110615001004113.png
橱窗上的字样像低声呢喃,诉说着阅读的魅力。透过大大的玻璃窗,木质书架与整齐的书脊在暖黄色的灯光里延展,映出一种宁静而温润的氛围,仿佛连时间都在这里慢了下来。
vsszan20110615001004114.gif
双排高书柜把空间切分成 “前场看书、后场微醺” 的过渡区域。
vsszan20110615001004115.png vsszan20110615001004116.png
暖黄色灯光洒在木质书架和桌椅上,书香与静谧在这个小角落里缓缓弥散。
vsszan20110615001004117.png
半挂帘柔化了自然光,也带来轻微的围合感,让这里成为一个沉静、私密、能在书与酒间自由切换的日常角落。人们各自安静,却又被同样的文字轻轻连接。
vsszan20110615001004118.png
它安静不语
却让故事悄然生长
它不露锋芒
却成为社区文化的温柔容器
vsszan20110615001004119.png
这是一个让人愿意停下脚步的社区商业空间。从飘着咖啡香的街角,到阳光洒落的中庭,再到楼上的静谧书页与温柔小剧场,空间在不经意间让人慢下来。这是一处让生活自然发生的所在,一个让人想留下来的地方。
vsszan20110615001004120.png
△全模型推敲过程



项目名称|贵阳万科 · 春溪集
项目面积|2133.0m²
设计公司|北京地点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侯磊
开发团队|万科
硬装空间|谢明轩、叶慧彬、王一博、王安邦
软装设计|王荷映月、刘甜甜、赵倩楠
视觉设计|张烨、肖梅雪
商务经理|李慧
设计内容|硬装空间、软装设计、视觉设计
建筑公司|中柏(上海)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景观公司|上海容心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完成时间|2025.6
空间摄影|马小龙、木卯影视
策划推广|张烨、肖梅雪
特别感谢|张伟星、刘军


    • 转自:环球设计
    • 图片©环球设计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95qabc2025-8-15 13:47:00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bao20152025-8-15 15:56:22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syhgdesign2025-8-16 02:50:37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