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szan204304300021171.png vsszan204304300021172.png vsszan204304300021173.png vsszan204304300021174.png

东方诗意美学的现代演绎
空间,无需言明出处。当设计的目光穿透符号的表象,骨子里的静谧与平衡感,便成为连接古今的精神线索。这里没有飞檐斗拱,也不见水墨工笔,唯有对留白尺度的极致把控、对物性本质的真诚探索、对自然韵律的微妙呼应,在当代居住的框架内,悄然织就一份超越时间的安定感。

vsszan204304300021175.png

一境无界,气质为上
金箔的低调辉光、材质的通透或厚重、光影的流动叙事,共同编织出一种既深邃悠远、又极具当代质感的静谧场域。它不言“传统”,却以无声的力量,唤醒观者对自然、时间与内在精神的深层感知。

vsszan204304300021176.png vsszan204304300021177.png vsszan204304300021178.png vsszan204304300021179.png

屏风上的松影,源自中国当代高古水墨代表人物——李华弌先生的《海闊天高》。现代它脱离了纯粹东方语境的束缚,以现代材质工艺、解构手法与光影互动,转化为空间中一个强大的精神锚点与氛围支点。
它嵌入定制的深色金属框构系统,成为分隔空间的灵动界面,金箔色的光泽在特定角度折射出内敛而深邃的微芒,如凝固的夕照,或暗涌的能量,赋予水墨松影超越平面的物质感与时空层次。

vsszan2043043000211710.png vsszan2043043000211711.png vsszan2043043000211712.png

当代形构,光影叙事
脱离了古板印象中的传统语境,以解构、重组、再聚焦的方式,成为引发沉思的时间切片,赋予空间独特的叙事深度与精神性。

vsszan2043043000211713.png

拒绝装饰性的矫饰,建筑的理性逻辑内化为感性,抽象表现在室内居住空间,穿插、延伸、交叠,构筑出具有雕塑感的空中矩阵。本身成为美学焦点。空间本身即是力量与诗**织的震撼宣言。

vsszan2043043000211714.png vsszan2043043000211715.png

气韵暗涌,感知入魂
光影,是空间情绪的总导演。 自然光从窗沿蔓延,轻轻停驻在空间的每一处,晕染出柔和的光晕;独特造型的家具软装组合,赋予其剧场般的戏剧性。点缀其中的灯光则如同精心落下的笔触,勾勒家的温馨轮廓。材质的触感、界定色块的交界,明与暗、虚与实、冷与暖的微妙平衡中,一种沉静、内敛、引人深思的空间气质自然弥漫。

vsszan2043043000211716.png vsszan2043043000211717.png vsszan2043043000211718.png vsszan2043043000211719.png vsszan2043043000211720.png vsszan2043043000211721.png

设计的真意
并非复刻记忆的图景
而是以理性的骨架、感性的光影、克制的材质,在当代的容器里,培育一片能安放精神、唤醒感知的静谧之地。

vsszan2043043000211722.png vsszan2043043000211723.png

Sarazhin笔下扭曲、膨胀又充满生命力的人体形态,被包裹在垂直水平的建筑几何结构中。画布上人体肌肉的涌动感与硬朗的直线框架碰撞火花,柔和了生活的理性边角。

vsszan2043043000211724.png

凹凸起伏的油彩肌理,倒影在平静如水的黑色镜面石材桌面,黑白相间,穿插铺陈,切割空间的理性体块。油画笔触、石纹孔洞、木纹肌理为空间注入细腻温暖的触感。空间的肌理尽数折叠,虚与实的边界在此消融。人工痕迹与自然物性在此交织,细腻和粗犷感从画面蔓延至三维空间,强化了原始生命力的表达。

vsszan2043043000211725.png vsszan2043043000211726.png vsszan2043043000211727.png vsszan2043043000211728.png vsszan2043043000211729.png

开放式布局将烹饪、用餐、社交无缝串联。中岛台作为核心枢纽,开放式厨房呈环形布局,合理的功能动线,充分高效率利用空间。与吧台高度错落衔接的部分,延伸出哑光岩板操作区,满足备菜料理需求。餐桌与吧台平行排布,确保传菜动线短捷,餐椅的弧形布局既围合用餐区,又保持通往客厅的通道畅通。家庭主厨在中岛料理时,家人可坐在吧台椅聊天;朋友聚餐则能自然过渡到餐桌区域——空间始终流动着烟火气与人情温度。

vsszan2043043000211730.png

吧台外侧搭配一对Moooi的Container 黑色吧凳,透明亚克力混搭木纹板的餐边柜镶嵌在空间的转角,在黑白相间的体块上打破沉闷,独特的造型呼应跃动的空间个性。

vsszan2043043000211731.png

以一道凌厉的黑白分界切割空间,空间体块交织穿插,打破常规维度。矮床体以离地30cm的高度嵌入其中,木皮纹床屏与软装家具的色彩作为过渡和点缀,成为视觉锚点,彰显几何造型的现代感和前卫感,意在营造一处令人放松愉悦、艺术感十足的精神绿洲。

vsszan2043043000211732.png vsszan2043043000211733.png vsszan2043043000211734.png vsszan2043043000211735.png vsszan2043043000211736.png

当夜色降临,低矮卧榻引导身体自然下沉,视野随水平线展开:对侧黑白分割的锐利秩序,左侧飘窗外流动的城市光晕,在躺卧的维度中达成奇妙平衡。这方空间以解构为表,以休憩为核,让每一次入眠都成为向身体本真的回归。

vsszan2043043000211737.png vsszan2043043000211738.png vsszan2043043000211739.png

移门沿预埋式轨道滑动,成为卧室与书房的空间转换器。当门体左移闭合时,与通高衣柜形成完整黑色立面;右滑开启时嵌入侧墙凹槽,形成独立的卧室和书房空间,避免互相干扰,同时展露出后方内错落并置的书格墙。

vsszan2043043000211740.gif vsszan2043043000211741.png

自然砂岩粗粝肌理从黑色柜体中破出,材质碰撞形成温暖呼吸口。暗藏轨道与嵌入灯光的设计,确保门扇在任何状态下,黑色木面、砂岩纹理、书籍陈列都保持连贯视觉叙事。

vsszan2043043000211742.png vsszan2043043000211743.png vsszan2043043000211744.png

书房背景墙依然延续天然砂岩板,自然的粗粝肌理增添放松惬意。柯布西耶的LC14沙发安置于书架一侧,镀铬骨架支撑复古棕色的皮革坐垫,落地灯与小边几的自由组合,自然围合无限想象的阅读氛围。

vsszan2043043000211745.png vsszan2043043000211746.png vsszan2043043000211747.png

弗兰克·赖特设计的Model 606桶椅选用胡桃木框架与姜黄色织物软垫,羊毛地毯以色块几何线条分割画面,跃动宁静氛围下的灵动气息,百叶窗自主精准过滤书房的进光量。从经典建筑中吸取精华,通过可量化的光影控制、材质肌理的反射、人体工学参数,诠释经典如何隐于现代生活肌理。

vsszan2043043000211748.png vsszan2043043000211749.png

儿童房以淡黄色与浅木色构筑温暖包容的空间底色。天花弧形吊顶柔化结构边界,划分出睡眠区与学习区两大功能模块,去卡通化的设计语言,让空间能从容跨越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

vsszan2043043000211750.png vsszan2043043000211751.png vsszan2043043000211752.png vsszan2043043000211753.png vsszan2043043000211754.png

书桌以延伸的形式与墙面贯通一体,延展了视觉和功能空间,也减少了边角磕绊的几率。原创设计的床头柜为儿童房量身定制,阶梯状满足不同规格的储物功能性,收纳各种小玩具的同时乐趣十足,与小猴子吊灯、抽象艺术挂画搭配,引导展开小孩子的想象力。

vsszan2043043000211755.png vsszan2043043000211756.png vsszan2043043000211757.png

儿童房以“可生长的设计”为核心,以理性框架承载成长的不确定性,在可变与不可变间找到温柔平衡点。通过模块化家具组合、可控色彩系统、安全细节,实现从幼儿到青少年的无缝适配。

vsszan2043043000211758.png vsszan2043043000211759.png vsszan2043043000211760.png vsszan2043043000211761.png

暖灰亚麻墙面如松软土地般亲切柔和,低反光特性让双眼在任何光线下都倍感轻松。麻质窗帘在拉合外层时室内即刻沉入静谧的暗夜,展开内层则透进晨曦的微光。棉麻床品带着天然纤维的蓬松触感,整个空间仿佛被大地色调温柔环抱。

vsszan2043043000211762.png

晨起时,阳光透过纱帘滤成轻柔的薄雾,在亚麻墙面上投下朦胧树影;暮色中,床沿高度让老人落座时双脚自然触地,所有转角皆打磨出圆润弧线。宽敞通道预留出行走与转身的余地。感应灯顺着墙沿勾勒温暖的光点,引向卫生间的路途清晰可辨。

vsszan2043043000211763.png vsszan2043043000211764.png

温润浅木色和米灰亚麻肌理给客房铺陈出宁静基底,自然褶皱在光影下晕染出柔和层次。当晨光滤出柔和的唤醒光束。这方空间已用最温柔的留白,完成对住客的无声致意。

vsszan2043043000211765.png
vsszan2043043000211766.png
一层平面图

vsszan2043043000211767.png
二层平面图



项目名称|东方诗意美学的现代演绎
项目地址|中国 成都 青秀未遮山
项目面积|280.0㎡
设计单位|成都集伽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主创设计|袁一沣,李紫旭
设计团队|袁一沣,李紫旭,胡梦娇,罗月
设计时间|2024年
竣工时间|2025年
项目摄影|月社映画·罗月


vsszan2043043000211768.png
袁一沣

集伽设计创始人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vsszan2043043000211769.png
李紫旭

集伽设计总监

集伽室内设计| 坐标上海、成都、佛山,2013年袁一沣创立于沈阳,2019年移驻上海,是一家累积20多年高端私宅、展厅、大型酒店等项目经验的高端专业建筑室内设计公司,业务涵盖设计、施工、软装、客户服务为一体。我们致力为精英人士打造一站式全方位空间设计服务。


    • 转自:环球设计
    • 图片©​JIJIA集伽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95qabc3 天前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