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的拱辰门,
因始于唐,土制,后毁于乱…
宋代,“以竹木为栅”,逐衰…
元代,至正十七年,筑土城、修六门…
明代,弘治四年,砖石砌筑拱极门,后更名拱辰门……
近代拆毁,2019年,复建城墙……

▽从城门下仰望装置© 向刚

vsszan204515111528551.jpg vsszan204515111528552.jpg

历史上的拱辰门,建了拆,拆了再建……如果再造拱辰门,并无法考究其样式,原本就因时而不同,很多年代或许就是虚无,如此,不如造一座记忆中的拱辰门。

▽设计概念图© 一脉设计研究中心

vsszan204515111528553.jpg
▽城墙上看装置© 向刚

vsszan204515111528554.jpg vsszan204515111528555.jpg
▽从坡道向上看装置© 向刚

vsszan204515111528556.jpg

记忆中的拱辰门,样子何如?首先,应该是:模糊。在历代书生的心中,拱辰门寓意环绕如拱,辰星璀璨,也就是在拱门之上,有一团璀璨的辰星,如梦缥缈。拱辰门在人们的记忆中不断地被神化、美化,如同仙境,在云雾缭绕间成为寄托思乡之情的空中楼阁。于是,拱辰门是白的、透明的、璀璨的、缥缈的……

▽形态分析图© 一脉设计研究中心

vsszan204515111528557.jpg
▽木格栅的序列感© 向刚

vsszan204515111528558.jpg vsszan204515111528559.jpg

其次,应该是:木栅。除了土、砖,历史上唯一的文字描述就是这两个字。中国建筑源于土木,因此,记忆中的拱辰门应该是一种坚固的木栅!可以阻挡敌人、可以守护昆山,可以给一方百姓安宁。于是,拱辰门是木的、格栅的、序列的、坚固的……

▽装置夜景© 向刚

vsszan2045151115285510.jpg
▽璀璨的装置© 向刚

vsszan2045151115285511.jpg

最后:应该是:水闸。拱辰门是一座水门,是船只进城通过的城门。这一点是不多见的。所以,记忆中的拱辰门一定要表达出水门,与传统城门相比,除了下面是水路,另外就是开门不同,不是城门而是水闸。复建的水门在城墙上有所表示,却并不显著。因此,我们要表达的拱辰门,重点在于凸出水闸门的位置和功能……于是,拱辰门是亮的、铭记的、强调的、突出的……

▽节庆期间的装置灯光© 向刚

vsszan2045151115285512.jpg vsszan2045151115285513.jpg vsszan2045151115285514.jpg vsszan2045151115285515.jpg

基于上述三点,拱辰门用木材、白色透明阳光板、白色素纱三种材料搭建而成,配合以灯光。

▽装置爆炸图© 一脉设计研究中心

vsszan2045151115285516.jpg
▽装置细部© 向刚

vsszan2045151115285517.jpg

木材以三角形为最坚固,共五榀,双木做榀,中夹檩,生成重檐。阳光板以竖纹为最融合,似瓦垄,两米一片,卡槽接,密封防水。白色素纱以虚为最唯美,如窗纱,相对四幅,环拉结,随风飘摇。灯光以木节点为最戏剧,彰构造,双木中亮,内透光,光影成辉。

▽光影成辉© 向刚

vsszan2045151115285518.jpg vsszan2045151115285519.jpg

拱辰门多次拆建,中国大多数古建筑亦如此,与其复某一时期的古,不如表达今天的木构技术、阳光板锁边、素纱彩色打印和灯光塑性技术。其实其历史亦是如此,从土到木、到砖,都是时代建筑材料的渐进发展,这便是拱辰门的当代表达。

▽装置内部空间细部© 向刚

vsszan2045151115285520.jpg

拱辰门每次拆建,历史上都是因为被需要而建,不被需要而毁。很实用的农耕文明建筑使用哲学,因此,这次搭建也希望用最简单的逻辑去满足最基本的需求,提供一个白天可停留、晚上可以亮的场所,这个场所仅仅用来标记这里有个水站。

▽拱辰门与城市© 向刚

vsszan2045151115285521.jpg

拱辰门本次拆建,是对建筑材料和装配方式的理解。中国的建筑都是装配式的、可拆卸可替换可消解的,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建筑都可以回归大地。这是中国用土木而不用混凝土和石灰的初衷,传统的木材和现代的阳光板都是可以回收的,素纱和灯具都是可以随时替换的,这四件东西描述了这次复建的可逆性、灵活性和实用性,仅此而已。

▽水上拱辰门© 向刚

vsszan2045151115285522.jpg

仅以此次搭建,表达更多对于拘泥复古、建筑保护、历史传承的更多思考……

▽夜景鸟瞰© 向刚

vsszan2045151115285523.jpg vsszan2045151115285524.jpg

项目位置:昆山市亭林园北门
项目性质:艺术搭建
建设规模:40.0㎡
搭建时间:2025年9月25日-30日
项目业主:昆山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脉设计研究中心
设计团队:郭海鞍、向刚、夏彦文
参与同学:崔舒涵、郭胜勇、申安祁、乔竞欧、成礼善
合作单位:
苏州木上盛居木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金典铭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宁之境照明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