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分析中……

序赞Ai时刻等待着你的命令!~

与Ai对话形式持续执行相关Ai智能体任务。

heshuiqingqing2012-10-19 23:16:36
小日本虽然很坏,但很多地方不服不行啊。
你小小虫2012-10-21 17:23:31
国内的没保存得这么完整
ykk2012-12-1 00:25:49
小刀 发表于 2012-9-10 21:39
当今很多建筑师都比较热衷于在建筑的表皮做设计,其实我们很多设计师不也都在追求形式上的花哨华丽呢
? ...

不同意你第四页的点评,把建筑和其它艺术割劽开来讨论,音乐和文学一直都没有沉默,它们和建筑一样,都是整体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共同的哲学架构和人文基础,建筑艺术和其它艺术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许多建筑师本身就是诗人,音乐家,文学家,中国的古建筑就是从文学,音乐,绘画等其他学科里面汲取养份,如中国园林的文学性和可阅读性就特别强,其空间经营手法也借鉴了许多中国画的手法,如意境,隐喻等等...许多人研究古建筑,永远都只是得其形,而很少达其意,就是忽略了建筑背后的深层结构,也就是哲学架构,中国的建筑、园林、文学、音乐、绘画、医学、武术...都是在同一个哲学架构上建立的,中国文化的博大和精微并不只在器物层面,而是哲学部分。我并不担心中国文化会日渐式微,从莫言的获奖和最近几个音乐家,艺术家都得到世界的认可就足以证明,中国文化正在被全世界更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
小刀2012-12-3 10:18:43
ykk 发表于 2012-12-1 00:25
不同意你第四页的点评,把建筑和其它艺术割劽开来讨论,音乐和文学一直都没有沉默,它们和建筑一样,都是 ...

YKK的评论让人醍醐灌顶,我认同你的观点;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中国文化的确是建立在哲学的基础上;
中华文化不仅仅是在被人所接受和认识,而是正在慢慢复苏;

这个帖子主要是因为传统建筑,曾经有人说过,要读懂每一座城市,不妨就先从那一个个沧桑的老建筑读起;要读懂一个民族,也要从这个民族保留的老建筑开始读起;“当音乐和文字都已经沉默的时候,唯有建筑在说话”;这句话不是我的创造,是引用俄国大文豪果戈理的话,那些过去的故事,美丽诗话,让时代久远的建筑再现还原了诗情、诗景、诗史,历历在目。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活着的古代史和近代史。特别是那些堪称经典之作的老建筑,每一座老建筑就像一本生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诉说着值得回味的历史典故和文化故事。
BOSSCAI2012-12-13 15:57:00
形形色色的一切 最主要是要我们人民和握政者能很好的保护我们中国的古建筑啊。{:15:}
zuochangming2012-12-14 00:19:45
在此贴中让我学习到了古建筑的一些建筑元素。感谢楼主。先来个收藏。
storyww2012-12-15 23:54:05
上世纪30年代,日本人曾断言,中国已不存在唐以前的木构建筑,要看唐制木构建筑,人们只能到日本奈良去。但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却始终相信国内肯定还有唐代的木构建筑。

    一个偶然的机缘,在敦煌117号洞窟中,梁思成发现有一张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上面绘制了佛教圣地五台山的全景,并指出了每座寺庙的名字。其中有一座叫“大佛光寺”的建筑,让他看到了发现唐代建筑的希望。按图索骥,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骑着毛驴跋山涉水,开启了寻觅唐代木构古建的旅程,佛光寺也从此成为第一座被发现的唐代木构建筑“活化石”。

    从唐至今,历经千年,包括大名鼎鼎的“佛光寺”在内,如今中国仅存4座唐代木构建筑,悉数皆在山西省境内。为了寻访这些洞悉千年风云变幻的建筑奇迹,魅力山西“盛唐古建”探秘之旅近日启程,本报记者远赴三晋大地,展开了一场盛唐古建的“发现”之旅……
夢回大唐--日本古建築經典攝影鑒賞_20121018155231343.jpg
陈灿强2013-1-9 15:58:30
学习日本 打倒日本
HR-lin2013-1-11 15:55:47
希望有一天能与它们亲密接触。内心一定充满感动与赞叹。
小刀2013-1-11 16:23:15
storyww 发表于 2012-12-15 23:54
上世纪30年代,日本人曾断言,中国已不存在唐以前的木构建筑,要看唐制木构建筑,人们只能到日本奈良去。但 ...

唐代以前的建筑还有大佛寺,也叫独乐寺,位于河北蓟县城内西大街,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也是中国现存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

独乐寺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和观音阁。其中,山门面阔三间,单檐庑殿顶;由于台基低矮,斗拱雄大,出檐深远,而脊端鸱尾形制成遒劲,给人以庄严稳固的感觉;内部不用天花,斗拱、梁、檩等构件全部显露可见,因而它们的装饰效果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山门后部的明间,恰可把观音阁收入视线范围之内,既无遮挡,也无多大空隙,这种空间关系处理,显然是建造者有意设计。

观音阁高23米,是一座三层的木构楼阁,其中第二层是暗层,外观是两层,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使用了24种不同的斗拱榫接,没有使用任何钉子,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地震,但仍然屹立不倒,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观音阁中央置有一座造型精美的观音像,高16米,穿过中间三层空井,直达屋顶,头顶有十尊小佛像,所以也被称为“十一面观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泥塑像。第三层明间在主像上覆以藻井,左右次间则用平綦。阁的外形,因台基较低矮,各层柱子略向内倾斜,下檐上面四周建平坐,上层覆以坡度和缓的歇山式屋顶,从而在造型上兼有唐朝雄健和宋朝柔和的特色,是辽朝建筑的一个重要实例。


蓟县独乐寺

夢回大唐--日本古建築經典攝影鑒賞_蓟县独乐寺
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